回转窑的工作环境大家都是知道的,相对来说比较恶劣,由于设备是精密机械,工作环境、人为不正确操作等因素导致,很多设备在使用很长的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各种故障问题,为方便用户更好的使用,小编为您总结各种回转窑故障处理方法:
1、回转窑掉砖红窑
A产生原因:1)窑衬及其砌筑质量不良或磨蚀过薄没按期更换,导致掉砖红窑2)窑皮挂得不好3)轮带与垫板磨损严重。间隙过大,简体径向变形增大4)简体中心线不直5)简体局部过热变形,内壁凹凸不平。
B排除方法:1)选用质量高的耐火砖,停窑更换新砖,提高砌筑质量,严禁压补;2)加强配料工作,提高操作水平;3)严格控制烧成带附近的轮带与垫板间隙,间隙增大时要及时更换垫板或加垫调整;4)定期校正简体中心线;5)红窑必停,对变形过大的简体及时修整或更换。
2、窑体震动
A 产生原因:1)简体受热不均,弯曲变形过大,托轮脱空;2)简体大小齿轮啮合面间隙过大或过小;3)大齿轮接口螺栓松动、段落;4)大齿轮弹簧钢板和联接螺栓松动;5)传动小齿轮磨损严重,产生台阶;6)传动轴瓦间隙过大或轴承螺栓松动;7)基础地脚螺栓松动。
B 排除方法:1)正确调整托轮,及时补挂窑皮,点火期间按规定翻转窑体;2)调整大小齿轮的啮合面间隙;3)紧固或更换螺栓;4)更换铆钉或紧固螺栓;5)铲平台阶或更换齿轮;6)调整轴瓦间隙或紧固螺栓;7)紧固地脚螺栓。
3、窑体弯曲偏斜
A 产生原因:1)突然停窑后,长时间没翻窑或窑墩下沉;2)托轮位置发生移动。
B 排除方法:1)将窑弯曲做一记录,等窑转到上面急停窑数分钟,使其下沉复原或正确调整顶丝调直窑体;2)正确调整托轮顶丝。
4、托轮断轴
A 产生原因:1)窑简体中心线不直,弯曲过大,局部托轮超负荷;2)托轮轴金属内部存在缺陷;3)大小轴颈的过渡处应力集中。
B 排除方法:1)校正、调整简体中心线;2)用金属探伤仪核查内部缺陷;3)对轴的过渡斗处及圆角进行合理的修正,提高表面光洁度。
5、托轮表面出现裂纹,轮辐断裂。
A 产生原因:1)简体中心线不直,受力过大,超负荷;2)托轮调整不正确,歪斜过大,受力不均,局部过载,强度不够,材料疲劳;3)托轮铸造时有砂眼夹渣等缺陷;4)轮与轴热装偏心;5)托轮热装过盈量大。
B 排除方法:1)校正、调整简体中心线;2)选用优质钢材铸造,正确调整托轮;3)选用高质量托轮并探伤检查;4)热装后再次车削;5)选用合适的过盈量。
6、窑尾吐灰
A 产生原因:锚固件选择错误,造成窑尾烟室斜坡的浇注料平面比设计高。在增加喂料量时,下料管容易被堵死,加上下料室板浇注尺寸错误,造成回转窑内通风受阻,导致结后窑圈严重,窑尾频繁吐料。
B 排除方法:及时对预热器、翻板阀、管道和检查门等部位进行堵漏处理,减少漏风对窑运行的影响,确保温度和压力恢复到正常操作状态。拆除窑尾烟室斜坡和下料室板的浇注料和锚固件,按照设计要求,重新焊接锚固件和浇注浇注料。
7、回转窑放炮
A 产生原因:点火时回转窑内温度较低,加煤燃烧不好,当煤粉落到一定程度时,燃烧激烈,发生放炮现象。
B 排除方法:防止的方法是在点火前尽量减少或不向窑内通热风,减少煤粉的沉落,如需放热风,可开排风机,低速旋转回转窑,将煤粉排到窑外。
在实际使用过程中,如设备出现用户解决不了的问题,请与技术人员联系,严禁私自处理,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。